---------------------------------------------此為分隔線------------------------------------------------
轉載節錄自台灣日報  http://tw.news.yahoo.com/060426/46/32juu.html

由於利率上揚導致中產階級收入成長緩慢,澳洲在國際貨幣基金會所做的經濟評比滑落一級,而台灣則順利超越澳洲,成為世界第16大經濟強國。


雖然世界經濟發展蓬勃,猶如國際貨幣基金會執行理事會主席拉多所說這是自1973年年底榮景後最光輝的一年,但是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會評估,1999年前七年澳洲平均經濟成長率為4.3%,之後走緩,最近七年的經濟成長率為3.1%。

國際貨幣基金會同時預測,至明年底,全球生產貨物數量以及服務將會比五年前高出26%,而全球年平均經濟成長率將會達到4.75%。

中國刻意壓低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已經逐漸改變世界經濟,大批西方製造商將其生產往這個工人每小時薪資不到一美元的國家遷移,許多專家認為,依照中國目前的經濟表現,人民幣的價值至少被低估50%。


目前中國年經濟成長率為9.7%,美國則是3.4%,如果依照這個速度,中國將會於2010年時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強國。

台灣同時也以壓低新台幣幣值的方式,換來更多的出口以及保護本地製造商,若以真正的生產總額做比較,逐漸增加的外銷數字終於讓台灣超越澳洲,成為世界第16大經濟國。澳洲從1980年左右,就一直維持在這個名次。
---------------------------------------------此為分隔線------------------------------------------------

看完上面的報導,心中有些感觸。

經濟成長似乎在這幾年成為台灣刻不容緩的政策議題,而『拼經濟』也成為是政客們對於經濟政策無能為力的惟一一塊遮羞布,從選上2004年總統說要開始拼經濟,再來兒子結婚後可以認真拼經濟,到最後連第二個外孫出來後開始要專心拼經濟,難道生外孫這件事也需要在旁邊幫忙出力嗎?

大陸這幾年的經濟崛起是有目共睹的,在這樣的快速發展底下,台商也貢獻了許多心力,在過往改革開放初期,台商在於共同的語言文化及血統基礎下具有競爭優勢,也扮演許多外商進軍大陸的中介角色,但如今這角色的功能已逐漸式微,加上兩岸在三通直航的議題一直沒有進展的情況下,台商的焦慮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也逼得台商開始選邊站,因此『愛台灣』又成為政客考驗台商們的大帽子,大前研一曾說過:「商人無國界」,可想而知,這些企業最後的選擇會是如何。

2010年倘大陸成為世界經濟第一強國,相信那時候世界的製造業將更傾斜依賴大陸的生產基地,台灣在國際世界的舞台上更加岌岌可危,長久以來的金援外交恐怕也無法繼續維持,久而久之或許台灣的人民也會認為不如就被統一算了,因此台灣的發展定位也成為是最重要的議題,先前所定位的亞太營運中心到後來的全球運籌中心,或許都是一個相當好的定位,卻看不出在這方面有任何的努力與成效,到現在似乎也沒人談這個議題,感覺現在的台灣已經被政治弊案、民生物價調整及社會治安低落所綁架,經濟部的政策永遠是落在世界潮流後頭一味的調整波動、補貼。上面這個報導認為成為世界第16大的經濟強國還值得沾沾自喜一番,但怎麼沒預測2010年台灣的經濟會變成第幾順位呢?

小蝦米要對抗大鯨魚或許真的太困難,在2010年後,小蝦米是否能悠遊於世界潮流,亦或是成為大鯨魚的盤中飧,或許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認真思考這些問題的解答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yuzh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