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BBS上看到一篇文章,值得大家深思,
再加上這篇文章內提到我認識的一些人以及對他們的批判,
所以我看了之後,也有一些感觸,
這件事的始末是來自於綠色立委批評國科會為什麼要去補助一些中國研究,
甚至指明台大城鄉所為什麼要作一些中國都市計畫或是蘇州園林的研究等等的,
不過這件事我的看法就是綠色立委太過政治化的去看待這件事,
所以我的焦點也不在這件事的看法上,但那篇文章的其中一段卻引我深思,
底下先節錄文章.........

--------------------------------------------文章分隔線--------------------------------------------------------

我以夏鑄九之前跟他的博士班學生寫的「越界蘭花」一文為例,這篇
論文的摘要是這樣的:
=================論文摘要分隔線=============================
本文以台灣蝴蝶蘭產業的經驗研究為例,探索由資本主義界定的全球
化所形成的區域與區域規劃的認識論的變遷。以發展方式來界定全球
化進程與區域時,蝴蝶蘭個案顯示當前資訊主義下的文化消費的活體
產品生產,乃呈現了農業發展方式、工業發展方式與資訊發展方式的
多重組合:生物性產品的自然條件限制,被生產技術標準化轉化為能
源使用與產出最大化的衡量;藉由生物資訊運用的雜交育種、資訊技
術運用的市場通路、大量生產技術標準化組織的垂直分工網絡,使產
出最大化的地理安排能快速因應不同市場偏好的供貨要求,形成全球
產銷網絡;而台灣則以新產品創新與產品週期的掌控,以及因應不同
品種制訂標準化生產技術的能力與彈性的合能綜效,而位於這個網絡
中的節點。在時空壓縮的策略中,越來越重要的是,流經節點的資訊
與技術在節點被處理被流動的品質。從而,區域規劃不再僅是資源分
派與股著的地域性層級議題,而是一個以網絡為分析單位、具有流動
特徵的區域策略與治理體系的課題。
==================「這真的是研究嗎」分隔線==================

到底什麼是研究?在社會科學的領域中,可能指的是對於一個概念的
重新界定,好比以前認為資本積累是起源是因為人類對於物質生活的
貪婪追求,所以造成有的人賺的錢越來越多。但馬克思卻告訴我們:
「不對,是因為生產過程中的社會關係界定了某些人能進行積累,有
些人只能被剝削。」
研究也可能指的是,對於某一個舊理論或舊解釋架構的徹底重建。例
如以前大家都覺得穆斯林與以色列的衝突是長期以來的歷史恩怨。但
是Manmond Mandani卻提出新的解釋架構:「不對,這是在二次世界
大戰後,美國在中東與蘇聯冷戰的國際關係下代理人戰爭的延續。所
以,穆斯林不是什麼歷史、宗教的產物,根本是現代性的政治產物。」
不管是對舊有現象的概念上的新定義,或是對某個解釋的推翻。這個才
叫做研究。
所以我才會在文章一開始提到,為了提升我們對台灣的認識,為了提升
台灣在國際學術上的貢獻,我們應該鼓勵中國研究,甚至什麼「阿薩不
魯共和國」的首都都市計畫我們也應該鼓勵。
因為我們對知識有渴求,我們對「追求知識進步」有企圖。
問題是剛剛我引的那篇論文的摘要呢?
充其量,它只是用來證明,蝴蝶蘭的「越界生產」結合了農業、工業、
資訊科技,而且這種跨地理、跨技術的整合,印證了全球化力量對於不
同地理尺度的穿越。
這個結論就這麼簡單,而且,了無新意。他既沒有告訴我們,「現在當
紅的全球化理論在蝴蝶蘭的生產中,有哪裡不能解釋,哪裡是錯誤的」
、甚至也沒能藉由這個個案,重新定義什麼是「全球化」、什麼是「時
空壓縮」、或者「什麼是資本主義」。
我們也沒辦法在這個研究中看到中國的面貌。這只是一堆概念堆砌起來
的「偽研究」。
這樣的中國研究,真的,還是不要補助比較好。我們直接去讀Manuel Castells
、David Harvey、Saskia Sassen的文章就好了,不需要再來看這些了無
新意,只是為了用來映證「這些西方學術大頭說的都是正確的喔」的假
研究。


---------------------------------------------文章分隔線-------------------------------------------------

看到他對於這篇論文的評論,其實我也心有戚戚焉,
以前我也曾經質疑夏老師的指導學生,每個人寫的文章都很像在堆砌專有名詞,
但是到底有多少人真正瞭解那些名詞的意思,
不過我真正在意的是他談論社會科學的研究意義在哪,不僅僅是印證西方學術而已,
研究的命題必須要架構在仍須探索的未知領域,
其實他這樣的說法,也間接提點了我,讓我重新去檢視我現在的論文,
因為我的論文分析架構也是建立在所謂的西方學術理論上,
我到底想要印證些什麼?我想要再嘗試去進一步探索什麼?
對於我的研究命題,我覺得再重新提高一個視角去作這樣的思考,
我想,這篇文章作者的批判是嚴厲的,卻也是切中要害的!
這樣的偽研究,這樣代理西方學術理論的研究,純粹只是印證一個案例,
事實上對學術貢獻是有限的,甚至是可有可無的,
很高興看到這樣一篇文章,也希望分享給大家,甚至是那些想在學術路上繼續努力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yuzh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