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小弟在溫哥華公園湖畔旁的散步背影)


為了因應油價上漲,我那十幾年耗油的機車小紅有點不勘負荷,
於是我開始決定走路上班~今天是我的第一天嘗試走路到學校,
全長約3.3公里,走了將近四十分鐘,覺得好像是個很不錯的運動,
不但可以節能減碳,還可以運動強身兼減肥~
這段時間,還可以拿來拍拍街景,想想事情,
希望可以好好的持續下去囉~~~


今天走路的路線圖

=============分隔線===============

姑且不論油價漲價的時機點是否適當,畢竟不管在哪個時間點漲,
都是會造成民眾的預期心理,也會增加囤油的可能與潛在的公共危險,
然而我比較好奇的是,中油浮動油價調整的計算機制,
這個機制以往是由達到中油的法定盈餘所計算出來的,
然而,在這個時間點上,難道政府不能讓中油用成本價去賣油,
而是要用達到法定盈餘的價格去賣嗎?
對於急於拼經濟的馬政府而言,油電雙漲勢必會帶動下一波所有物價的調漲,
這樣的政策真的是一個好的政策嗎?

另外,看到媒體大幅報導油價上漲後,大眾運具所增加的旅運量,
看起來似乎是在宣揚大眾運輸的節能減碳效果不錯~
然而,這又是媒體偏頗報導的事實,對於中南部這種大眾運具不發達的地區,
大眾運輸似乎沒有任何的配套措施,民眾多半還是倚賴原有的私有交通運具,
是以,北部的大眾運輸不但獲得了油價補貼,也獲得了乘客增加所帶來的利益,
反觀南部真正需要補貼的大眾運具,因為班次稀少,也使得乘客流失越多,
因此對於大眾運輸工具油價的補貼措施,也呈現了區域不均的現象,
所以決策者別再用北部觀感來治國了,這樣下去,是會造成政策迷失現象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yuzh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